|
 |
麗春花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綱目》
【拼音名】Lì Chūn Huā
【別名】賽牡丹,錦被花(《游默齋花譜》),虞美人、百般嬌、蝴蝶滿園春(《花鏡》)。
【來源】為罌粟科植物麗春花的花或全草。4~6月,花開時采收,曬干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二年生草本,莖高30~90厘米,全株密生粗毛。莖直立,疏分枝。葉互生,羽狀中裂或全裂,少有全緣,裂片線狀披針形,銳尖頭,有齒牙邊緣。花直徑5厘米以上,生于枝的頂端,耒開放時花蕾下向;萼片2,外面生粗毛。綠色白邊,成橢圓形船狀,花開時即脫落;花瓣4,略成圓形或廣圓形,有光澤,長3~4厘米,全緣,有時有圓齒或深切裂,花色有赭紅,深紫、猩紅等,少有白色或淡紅色,邊緣有時有深色斑點,相對的兩瓣較其他兩瓣梢大;雄蕊多數(shù);中央為蜂蕊,子房倒卵形,長1.3厘米許,柱頭呈放射狀,被覆在子房頂部。蒴果長約1厘米以上;ㄆ5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原產(chǎn)歐洲,我國有栽培。
【化學(xué)成份】全草含麗春花定堿、麗春花寧堿、原阿片堿、異麗春花定堿,以及蒂巴因、黃連堿、白屈菜紅堿、四氫表小檗堿、血根堿等多種生物堿;ㄖ泻ㄉ兀缡杠嚲账氐倪昂婉强堤慵y天竺甙、袂康酸。
【功能主治】《江蘇省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展覽資料選編》:治痢疾;ㄎ宸种烈诲X(或鮮草五錢至一兩,或干草三至六錢)煎湯分兩次內(nèi)服。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|
|
|
|
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