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 |
雀麥
|
正常字體
放大字體
|
|
【出處】《唐本草》
【拼音名】Què Mài
【別名】蘥(《爾雅》),爵麥(《說文》),蒸麥(《爾雅》郭璞注),杜姥草(《千金方》),牡姓草(《廣濟(jì)方》),牛星草(《綱目》),野麥、野小麥、野大麥(《湖南藥物志》)。
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雀麥的莖葉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 一年生草本,高30~100厘米。葉鞘包莖,被白色柔毛;葉舌透明膜質(zhì),頂端具裂齒;葉片長5~30厘米,寬2~8毫米,兩面皆生白色柔毛,有時下面無毛。圓錐花序,下垂,長達(dá)20厘米,每節(jié)具3~7分枝;每枝近上部著生1~4個小穗;小穗含7~14個小花,上部小花通常不發(fā)育,穎披針形,具膜質(zhì)邊緣,第一穎3~5脈,第二穎7~9脈,外稃橢圓形,邊緣膜質(zhì),具7~9脈,先端具2微裂齒,其下約2毫米處生芒;第一外稃較長;內(nèi)稃短于外稃,脊上疏生刺毛;雄蕊3;子房頂端有毛。穎果線狀長圓形,壓扁,腹面具溝槽,成熟后緊貼于內(nèi)外稃。5~7月抽穗。 本植物的種子(雀麥米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長于山坡、荒野、道旁。分布長江、黃河流域。
【性味】《唐本草》:味甘,平,無毒。
【功能主治】 ①《唐本草》:主女人產(chǎn)不出。煮汁飲之。 ②《品匯精要》:去蟲。
【附方】治汗出不止:燕麥全草一兩,水煎服,或加米糠五錢。(《湖南藥物志》)
【摘錄】《*辭典》
|
|
|
|
 |
|
|